“之”字用于名字的由來和寓意
魏晉南北朝時期取名青睞“之”字
為《三國志》作注的南朝宋人叫斐松之,北魏著名道士取名寇謙之。
魏晉南北朝時期,取二字名風氣逐漸抬頭,取名出現(xiàn)兩大特點,一是助詞“之”受寵,名字帶“之”成時尚;二是父子、長幼之間用字不再避諱,名字中出現(xiàn)同字現(xiàn)象。比如王羲之、王獻之,父子倆的名字中都有“之”字。
當時,“之”字特別受青睞,地位高者或權力大者,名字里往往都帶“之”字,如為《三國志》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、北魏著名道士寇謙之。當時皇族對“之”字也情有獨鐘,如晉宣帝的弟弟、安平獻王叫司馬孚之,兒子、汝南王叫司馬亮之,后代還有司馬景之、司馬曇之……
“之”字入名,在魏晉時期還是一種是否入教的標志。如何辨別入教者和非入教者,知道對方與自己同道?區(qū)別就在一個“之”字。后來“五斗米道”首領之一的孫恩作亂,許多名中含“之”的人士受到牽連,不少人被殺,便證明了這一推斷。當然,唐宋以后人名中再用“之”字則與宗教無關,純屬于一種喜好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人們取名字時僅次于“之”字的,還有一個“僧”字。如南朝梁有一名將領叫王僧辯,梁武帝的醫(yī)師叫姚僧垣……
摘自《百科知識》2014年22期 作者 倪六方